緒論
在地質學中,「地質構造」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種稱為「原生構造」(Primary structures),指的是在岩石尚未形成時就已經產生的構造,並隨著岩化的過程而被保留在岩石中;第二種則是「次生構造」(Secondary structures),是岩石形成之後才出現的構造。
這兩種構造有什麼背後的含意?由於原生構造大多是在岩石形成的過程中產生的構造,因此藉由它們可以了解岩石形成時所在的環境特徵。而次生構造和岩石的形成環境則沒有直接關聯,一般是和岩石所在區域的大地構造背景比較有關。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岩石中看到波痕,就可以知道這石頭在沉積時,曾處於有水流的環境;當我們在岩石中看到逆斷層時,代表的是這塊岩石形成後曾經(或現今)處於受擠壓的環境中,而無法得知其形成前/時的環境。
在這個系列文章中,我們要討論的主題為沉積構造(Sedimentary structures)。沉積構造是在沉積岩形成時,由水流、風、重力、化學或生物等等作用,而在沉積物中所產生的構造,有時可以被保留在沉積岩內。大多數的沉積構造都是屬於原生構造,只有少數例外,並且大多數的原生構造都是沉積構造。沉積構造相當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告訴我們許多很久很久以前,發生在沉積物中的故事。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將會逐一介紹野外常見的幾種沉積構造,也會討論沉積構造的形成原理、應用與相關的現象。如果對內容有任何問題與疑義,都歡迎在留言區發表。另外,本系列文章內的圖片,未特別註明者皆為作者所拍攝與繪製,只要標注來源(如:夯溫電論壇)即可在非商業性範圍內使用。
流體與沉積物的交互關係
流體如何將沉積物從地面帶走?
地表的沉積物,大多是透過液體(如河川與海)與氣體(空氣)傳送,固態的冰河我們這裡先不討論。在簡化的模型中(圖一a),要將沉積物從地面「抬起來」而順著流體傳送,必須克服沉積物顆粒本身受到的重力(g)、顆粒彼此之間的摩擦力(f),以及顆粒彼此之間的凝聚力(尤其對泥質沉積物而言);而流體施給顆粒的作用力,主要包含平行於沉積物表面的拖曳力(Fd),以及垂直於沉積物表面的抬升力(Fl)。Fd來自流體對沉積物的剪應力,其效用主要是讓顆粒能夠順著流體的流動方向移動;Fl則來自白努力效應(Bernoulli effect)——流線在接近沉積物顆粒時,會受到顆粒的形狀影響而在其上方匯聚,同時流速增加,這就降低了顆粒上方的壓力,因此產生一個抬升的力量,將沉積物「舉起」(圖一b)。Fd和Fl的合力,便是使沉積物能夠離開地面而隨著流體運動的主要作用力,稱為流體作用力(Fluid force, Ff)。當然,它必須克服前述的阻力,才能順利地使顆粒離開地面並順流而下。當流體的速率越快,Ff就越大,也越容易將沉積物搬動。
圖一(改繪自Boggs, S., 2014)
沉積物的沉降與堆積
將一顆石頭丟到水中,它會緩慢下沉,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在靜止的流體中,重力會促使沉積物往下沉降而回到地表,而流體的黏滯力與浮力等作用則會與重力抗衡,當兩者達成平衡,沉積物就不再有垂直的加速度,而會以等速往下「降落」,此時便是達到了所謂的「終端沉降速率」(Terminal fall velocity)。
沉積物的終端沉降速率和什麼有關?根據理論計算與實驗,對於一個呈完美球狀且直徑小於0.1mm的沉積物顆粒而言,在不考慮其它因素的情況下,其終端速率會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這稱為「Stoke's law」。簡單來說,沉積物的粒徑越大,沉降的速率就越快。對於粒徑較大的顆粒而言,雖然沒有符合這個定律的描述,但其粒徑與沉降速率也是成正相關。當然,沉積物的沉降速率也和其它因素有關,例如當流體的黏度越大、沉積物密度越小、球度(沉積物形狀接近完美球體的程度)越差,沉降速率就會越慢。
###Hjulström diagram
在流動的流體中,沉積物粒徑、流體的流速與沉積物的運動型態有著什麼樣的關係?我們通常以一張稱為Hjulström diagram的圖來表示(圖二)。這張圖所表達的情況是在深度一公尺的水體中,石英顆粒隨著不同水流流速所對應的不同運動型態,包括搬運、侵蝕與沉積。
圖二(改繪自https://thegeoroom.co.zw/hydrology/the-hjulstrom-curve-of-river-erosion-transportation-and-deposition/ )
雖然Hjulström diagram是在有些限制的條件下繪製的,但仍然有其代表性。從圖中的曲線與分區,可以解讀出:
一、沉積物的粒徑越大,將其搬運所需的水流流速就越快。
二、顆粒粒徑在0.1~1mm(砂)的範圍中,最容易被水流所侵蝕、帶走。
三、顆粒粒徑小於約0.5mm時,將沉積物侵蝕所需的水流能量會隨著粒徑的減少而增加,和前面所介紹的原則相反。造成這現象的原因,是前面有提到的顆粒凝聚力。當沉積物粒徑處於粉砂與泥的範圍時,由於粒徑很小,顆粒質量也很小,而顆粒之間的凝聚力就比較顯著,因此沉積物顆粒不會「一顆一顆」的被搬走,而是傾向「一坨一坨」地被帶走。相較單一顆粒的砂而言,要將一大坨泥巴帶走所需的水流能量就高了。這現象在野外也能夠看得到,在一些高能量水流事件的沉積中,有時能夠看到大顆粒的沉積物中夾雜一些泥塊,如圖三。
圖三、礫岩中的泥塊。圖中的礫岩,厚度約十來公尺,夾在厚層的泥岩中,代表為大陸斜坡或深海中偶發的高能量水流事件。這水在流動時,除了攜帶礫石,還將一些泥帶入水流中,由於泥的顆粒間凝聚力佳,因此會呈現一坨一坨的產狀,堆積在礫石中,便成為礫岩裡面的泥塊。筆尖指向上。(八里灣層,石雨傘)
粒級層
野外常見的沉積構造——粒級層(Graded beds)便是流體速率與沉積物粒徑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現象。
這裡所討論的粒級層,嚴格來說是「正粒級層」(Normal grading,圖四與圖五),也就是沉積物的粒徑由下往上逐漸變小的岩層單位。在一些特殊事件中,則會有反粒級層的沉積,但這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正粒級層的形成原理,其實就是水流搬運能量和沉積物粒徑的關係(圖四)。當流速突然增加,流體的搬運能力變強,便可以搬運大大小小的沉積物。接著,流速緩慢的下降,搬運能力逐漸降低,粒徑大的沉積物,其沉降速率最快,因此首先堆積在地面。隨著流體的能量越來越小,也就堆積了粒徑越來越小的沉積物。因此,就產生了一個粒徑往上逐漸變小的正粒級層。造成正粒級層的沉積事件,通常是突發性的高能量水流,且水流能量在最高峰後緩慢的降低,例如濁流,將在之後介紹。
圖四、粒級層與水流能量的關係。(白冷層轉石,谷關)
圖五(都巒山層,石梯坪)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如果對內容有任何問題與疑義,都歡迎在留言區發表。
參考資料:Boggs, S. Jr., 2014,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Pearson new international edition PDF eBook, 560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