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沉積構造系列01——流體與沉積物的交互關係 沉積構造系列02——層理 沉積構造系列03——波痕 沉積構造系列04——交錯層理 沉積構造系列05——底痕 沉積構造系列06——變形構造 本系列至此之前的文章內容,都是介紹物理性成因的沉積構造,大多由水流和沉積物的交互作用而形成。這篇文章要談的則是由「生物」所產生的沉積構造,總稱為生痕化石(Trace fossil)。 什麼是生痕化石? 生痕化石泛指生物活動所產生的構造,所以生痕化石其實與化石不一樣。我們一般所講的「化石」,是指體化石(Body fossil),是生物的骨骼、殼體或組織經由深埋、石化的過程而保留在地層中,可以直接看出生物的外型。但是生痕化石並不是真的生物遺骸,而是生物在沉積層中活動所產生的痕跡,例如爬行的痕跡與居住的洞穴等等。因此,體化石是被包夾在沉積岩中,而生痕化石則是屬於沉積岩的一部分。 舉例來說,有一隻恐龍,牠生前在沙地上走路所留下的腳印,日後保存在岩石中就會成為生痕化石;而牠死後,骨骼則會變成體化石。不過,大部分的生痕化石都是保存在海相的沉積岩中,因為陸地上侵蝕作用興盛,因此多數的沉積岩都是在海中堆積的。 生痕化石的描述與分類 生痕化石的描述,除了單純的型態以外,還特別注重生物活動的方式,以及所在的環境,而對於同一種生物而言,後者(環境)又會影響到前者(活動方式)。要知道,同一種生物可以產生不同種類的生痕化石,且同一種生痕化石也可能是不同生物所產生的。前者很容易想像,生物進行不同活動(例如休息、覓食、爬行)或是在不同環境(例如沙地或泥地)下,會有不同的活動型態,因此產生不同種類的生痕化石;另外,不同的生物,若其種類、外型與活動方式類似,就可以產生同一種生痕化石。 生痕化石的分類大多是透過以下的三個準則來區分。在野外看到生痕化石時,可以依照這三個準則來觀察與思考: 外型 眼前的生痕化石是呈現什麼外觀?是管狀嗎?如果是的話,那是直線還是彎曲呢?有沒有分岔?長度與寬度為何?管壁上有沒有壁襯?又或者是其它外觀?例如網狀?螺旋狀?不規則狀?有沒有什麼明顯的特徵?…… 位置 生痕化石是位於沉積岩中的哪個位置?是凸出於上部層面還是下部層面?又或者是位於單層的裡面?是平行層面、垂直層面還是斜交呢?…… 行為 這是描述產生生痕化石的生物活動行為,包括休息、覓食、移動與居住等等活動方式。舉例來說,居住構造通常是海中的底棲生物在砂中挖掘的洞穴,呈現垂直或斜交層面的管狀外觀為主;休息構造則是生物在沉積物表面短暫停留所留下的凹痕…… 關於詳細的生痕化石分類,這裡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文末提供的資料。 生痕化石的特性 在沉積學中,主要的工作是建構古沉積環境,好比說深海、大陸棚、濱海或陸地環境等等。而相對於體化石而言,生痕化石會是個更好的沉積環境指標。主要原因如下: 體化石可以被搬運,但是生痕化石無法。想像一下,生物死後的殼體或骨骼可以被水搬到其它地方,但是活動痕跡(例如腳印)顯然沒辦法從A地被搬到B地,因為會直接破壞消失。因此,當你在岩層裡面看到體化石,它們不一定是現地堆積的,可能是從其它地方被水搬來的;但岩層中的生痕化石從形成至今就沒有被移動過。 能夠成為化石的生物很少,因為不是每種生物都有殼體或骨骼,也不是每個生物個體的「死相」都很好看。但生痕化石不然,它們可以被大量的製造並保存。因此在野外的露頭中,要找到生痕化石遠比找到化石容易。 生痕化石表現的是生物的活動行為,而這和其所在的環境有很大的關聯。生物會演化,因此體化石在不同的時代下會有不同的外型與特徵,但是這些不同的生物在相同的環境下,仍可以產生類似或一樣的生痕化石。因此,生痕化石是個相當好的沉積環境指標。 不過,以上的優點,同時也隱含許多缺點。例如我們很難透過生痕化石來了解它們是由哪一種生物所產生,因為化石幾乎不會和其造成的生痕化石一起出現。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猜測,例如海星、海膽或蝦子,但是很難確定種類,也不知道它們確切來說是長什麼樣子。因此,在古生物與演化的學門中,生痕化石可以提供的線索不多。 生痕化石與沉積環境 前面提到生物在不同環境下會有不同的行為,因此研究生痕化石族群的特性,就能夠了解沉積環境。影響生物行為的因素很多,包括底質特性(是砂還是泥?堅硬嗎?穩定度高嗎?容易崩塌嗎?……)、海水的深度、鹽度、溶氧量、酸鹼值、光線強度、沉積速率以及水流能量等等。而深度又是最重要的,因為水深可以影響大多數其它的因素。 至此,我們已經了解生痕化石的種類與沉積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前人利用了這些概念,提出了「生痕化石相」(Ichnofacies)。生痕化石相指的是一群具有類似特徵,並可以指示特定沉積環境的生痕化石組合,這裡指的沉積環境則主要受控於水深。舉例來說,Nereites是深海的生痕相,Zoophycos是半深海(約為大陸斜坡)的生痕相,Skolithos是淺海的生痕相,Scoyenia則是陸相的生痕化石組合。每一種生痕相,都由許多種類的生痕化石所組成。在野外,觀察露頭中的不同種生痕化石,便可以大致由生痕相的概念來推敲沉積環境。 補充 如果想看更多關於生痕化石的資料,可以前往以下的網站,我覺得他們都整理得相當清楚: 生痕化石----阿山的地科研究室 地質季刊32卷1期----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臺灣的生痕化石----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以下的圖片,便是在野外或網路上找到的一些生痕化石照片。我對生痕化石的辨認是門外漢,所以不一定有附上學名,如果有誤的話也歡迎在留言區更正。 圖一、手指尖端的蜿蜒痕跡就是生痕化石。這應該是屬於深海Nereites相的生痕化石,為覓食痕跡。(墾丁層中的砂岩岩塊,保力溪) 圖二、*Ophiomorpha*。這可能是臺灣分佈最廣,也是最常見的生痕化石,是一種居住構造,出現在淺海相的砂岩中。可能是由蝦子類的生物所產生。圖中可以清楚看到洞穴的管狀樣貌。(大寮層,野柳) 圖三、一樣是*Ophiomorpha*。可以清楚看到分岔的洞穴,且管壁上有很多顆粒,那些是生物為了避免洞穴崩塌而製造的壁襯。(大寮層,野柳) 圖四、*Schaubcylindrichnus coronus*。(大寮層,野柳) 圖五、在適合生物生存的淺海環境,大量的底棲生物生活在沉積層中,將原本的層理等沉積構造破壞殆盡,產生了塊狀的岩層。這種在砂質或泥質沉積岩中,由生痕化石組成的生物擾亂現象,稱為生物擾動(Bioturbation)。圖中不僅能看到大量的生痕化石,還能在鏡頭蓋左上方看到殘存的交錯層理。(大寮層,野柳) 圖六、發育在層面上的生痕化石(管狀的那條)以及波痕。(圖片摘自臉書社團「沉積/Sedimentology」) 圖七、美國柯羅拉多州Dinosaur Ridge的恐龍腳印生痕化石。(圖片摘自[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nosaur_Ridge "維基百科")) 繼續閱讀 沉積構造系列08——濁流岩(尚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