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沉積構造系列01——流體與沉積物的交互關係 沉積構造系列02——層理 沉積構造系列03——波痕 沉積構造系列04——交錯層理 什麼是底痕? 今天的主題是底痕,注意是底痕(Sole marks)不是底形(Bedforms)。底痕的形成,是來自水流的侵蝕。還記得第一篇裡面的那個不知道怎麼念的Hjulström diagram吧?底形的形成環境主要是在水流可以搬運沉積物的條件下,但是當水流變得更強,能量很高的情況下,就會開始侵蝕沉積層表面,產生底痕。也就是說,底形是沉積型的構造,底痕則是侵蝕型的構造。 底痕是如何形成的?簡單來說就是水流侵蝕了泥層的表面,或是水流中攜帶的物體刮蝕泥層表面,產生了許多凹下的坑洞。由於泥的顆粒間凝聚力相當好,因此坑洞形成後,可以大致保留其形狀而不被破壞。接著,砂層覆蓋在泥層上,填滿了坑洞。當沉積物岩化,泥層受到差異侵蝕而消失,就可以在砂層的底部看到一個個凸起的、可以代表坑洞形狀的「鑄模」,這就是底痕。所以說,底痕都是出現在岩層的下部層面,這可以用來判斷地層是否倒轉。 底痕分成兩大類:挖蝕痕(Scour marks)與工具痕(Tool marks),兩者都可以再細分成許多種類。挖蝕痕是紊亂的水流侵蝕泥層表面所產生的,而工具痕則是水流中攜帶的「工具」——可能是小石頭、樹枝或其它雜物——撞擊刮蝕泥層表面而形成的。兩者經常一起出現。由此可知,底痕通常是形成於非常快速且混亂的水流,以濁流最為普遍,這在之後會討論。 挖蝕痕通常呈現流線形或直線的外觀,且經常成群出現,以相同方向排列(平行水流方向),很容易辨識。工具痕則呈現比較混亂的形狀,沒有流線形,通常呈現一個一個獨立的圓形或長條形凸起。工具痕個體的方向比較混亂,不過整體而言還是會平行水流方向。另外要注意的是,底痕雖然大多平行水流,但是不一定能看得出來水是往哪個方向流,只有部份的構造才能指示,例如接下來要介紹的流槽鑄型。 圖一、底痕的形成過程。由水流侵蝕產生的稱為挖蝕痕(如圖中的流槽鑄型),由物體挖蝕產生的稱為工具痕。若底痕出現在砂岩的上部層面,就代表地層倒轉。 流槽鑄型(Flute casts) 流槽鑄型是挖蝕痕的一種。之所以會獨立出來介紹,是因為這是最常見的底痕。流槽鑄型的個體大小通常為數十公分長,呈現長條狀的不對稱外觀,長軸平行水流方向。我個人覺得其外型有點類似冰川地形中的「鼓丘」,即一端陡而另一短緩的形狀(見圖一)。其中,較陡的那一側是朝向水流的「來向」(這也和鼓丘一樣耶!但鼓丘指示的是冰川的移動方向喔)。因此,流槽鑄型不僅能用來判斷地層年輕方向,也能告訴我們古水流方向。 由於流槽鑄型是挖蝕痕,因此其形成是來自水流的侵蝕。泥層的表面總不會是完美的平面,勢必會有一些起伏或凹洞,當水流流過凹洞或其它相對脆弱的地方時,就會產生紊流,加速侵蝕,使得凹洞越來越大。不過水流是如何逐漸侵蝕出流槽鑄型的形狀,就牽扯到比較複雜的流體力學,這裡不多談。 流槽鑄型通常成群出現,當一整片的岩層上佈滿流槽鑄型時,還真的會密集恐懼症發作。它們的形狀與排列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彗星形、拋物線形、紡錘形等等。順帶一提,我曾經在某個粉絲專頁看到錯誤的介紹,他們似乎是把流槽鑄型與底痕混為一談,但事實上流槽鑄型只是底痕的一種而已,這點務必要釐清。 圖二、流槽鑄型。可以明顯地看出每一個個體都平行排列。筆尖指向水流方向。(樂水層的轉石,佳樂水) 圖三、流槽鑄型。流槽鑄型個體的形狀是不對稱的突起,比較陡的那一側(在這張圖中是朝向拍攝者)面向水流來向。筆尖指向水流方向。(樂水層的轉石,佳樂水) 圖四、與圖三是同一塊石頭。筆尖指向水流方向。(樂水層的轉石,佳樂水) 圖五、臺東小野柳(或者應該稱為富岡地質公園?)出露的砂岩層。小野柳的砂岩層頂部經常看到底痕,例如圖中成群的流槽鑄型,這代表地層有倒轉。其它的沉積構造,如波痕與火焰構造等等,也都支持這個觀察。因此,小野柳可說是觀察底痕的好地方,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在岩層的頂部看到它們,而不用在落石或岩層底部去翻找。前面幾張在佳樂水拍的照片,都是在落石上發現的底痕,雖然很漂亮,但某種程度來說就失去了一些意義。(富岡砂岩,小野柳) 圖六、這張照片是在一個似背斜的翼部拍攝的,圖中的底痕(應該是變形的流槽鑄型)出露在變質砂岩層的上部。這代表地層有倒轉,因此這個似背斜就應該被稱為「背斜形向斜」(Antiformal syncline)。(潮州層,太麻里) 圖七、圖中可以看到平行原子筆的直線形構造。這也是底痕的一種,但無法判別水流是往左上還是右下。順帶一提,右上角可以看到後方的落石上有流槽鑄型。(樂水砂岩的轉石,佳樂水) 圖八、底痕。類似圖七中的構造,也無法判斷水流的方向。(富岡砂岩,小野柳) 繼續閱讀 沉積構造系列06——變形構造 沉積構造系列07——生痕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