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沉積構造系列01——流體與沉積物的交互關係 沉積構造系列02——層理 底形 波痕(Ripple marks)是底形的一種,而所謂的底形(Bedform)即是指在流體的作用下,於沉積物表面產生的起伏構造,主要包含波痕與沙丘,其中又以波痕最為普遍。底形都是發生在層面上,不過在垂直的方向上也有相對應的構造,即下一篇要討論的交錯層理。簡單來說,底形和交錯層理有很密切的關聯。 圖一、沉積物粒徑、水流流速與底形的關係。流速慢的條件下,不會產生底形;隨著流速逐漸增加,先產生波痕,接著產生沙丘、平行層理,最後是逆行沙丘。逆行沙丘相當少見,一般是在高流速與淺水的環境下產生。(改繪自Collinson, 2019) 關於底形的種類和形成條件,可以用圖一來表示。圖一的橫軸是沉積物粒徑,縱軸是水流流速(兩者都是對數)。沉積物的粒徑都是在砂的範圍,這也是為什麼底形大多發生在砂質沉積物中。 波痕 根據圖一,在流速非常低的環境下,流體無法帶動沉積物,當然也就沒有底形。當流速提升,沉積物開始被搬動,就會出現波痕,大小一般為數公分至十來公分。一開始,波痕的形狀是以直線為主,隨著流速與/或水深的增加,波痕會開始變形成波浪狀、舌形或新月形等形狀,不過後兩者比較少見。 圖二、直線形的波痕。(圖片摘自臉書社團「沉積/Sedimentology」。) 圖三、不確定這是否是舌形波痕,若有大師願意說明請不吝賜教。(圖片摘自臉書社團「沉積/Sedimentology」。) 波痕算是最普遍的底形了!野外是真的很常看到波痕,但主要以現生的為主。舉例來說,高美溼地除了看夕陽以外,也是一個觀察波痕的好地方,那裡的波痕主要是由波浪與潮汐所產生。其它像是沙灘、沙洲、河道、潮坪等等的地方也都很常看到波痕。至於在沉積「岩」裡面,波痕也算是常見,但相較於之後要討論的交錯層理比起來就少見許多,這是因為波痕是發育在層面上的構造,所以很容易被侵蝕或破壞。 圖四、高美溼地的現生水流波痕,發育在潮間帶的砂泥地上。 在單一方向的流體作用下,波痕會呈現不對稱的形狀——也就是如圖五一般,稱為水流波痕(Current ripples)。圖五中的水流由左往右,比較緩的面叫做迎流面,較陡的則是背流面。沙子在流體的作用下,會從迎流面逐漸被往上帶到波峰,接著會分成兩道路徑:一道繼續往前流動,另一道則往下迴一個圈,並沉積在背流面上,如此反覆的過程,便產生了交錯層理。同時,波痕還會往前「遷移」,因此迎流面的交錯層理會逐漸被侵蝕掉,而在背流面不斷產生新的來補充。因此,交錯層理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被保存的。 圖五、水流波痕示意圖。可以看出水流波痕與交錯層理的關係。(改繪自Boggs, 2014) 圖六、水流波痕,發育在現生沉積物中。(集集攔河偃下游) 若水流往返流動,那麼情況就複雜許多。這種條件下產生的波痕,就是對稱的樣貌,稱為波浪波痕。[波浪波痕內部的交錯層理](https://cmgds.marine.usgs.gov/data/seds/bedforms/photo_pages/pic20.html "波浪波痕內部的交錯層理")相當複雜,通常呈現類似「人」字的形狀。 我覺得以上提到的過程可能有點難懂。看看以下的影片,配合圖片,也許就會更了解一些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o0fTpJypg 這個影片是人工的實驗過程,以強勁的水流配合沉積物來模擬野外波痕(或沙丘)的形成。大約在1:00開始的時段,可以清楚看到一個沙丘正在隨著水流往右遷移,裡面的交錯層理也看得清清楚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vWwbEi0A0 也是類似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2QdZLLRP8 這個則是一個波痕動力學的實驗影片,裡面可以看到波浪波痕的形成過程,以及波痕如何改變自身的形狀以符合流體的條件。 爬升波痕 爬升波痕,顧名思義,就是會「爬升」的波痕。 怎麼個爬升法?前面提到的波痕,都是在水平面上遷移。但是若波痕遷移的同時,又輔以很高的沉積速率,那麼波痕一邊往前遷移,一邊往上堆積,看起來就會是爬升的樣貌了。這爬升的角度,取決於波痕遷移速率和堆積速率之比,堆積速率越快,當然爬升角度就越陡。 爬升波痕有三種。如果爬升角度比波痕的背流面傾角還要小,那麼背流面理所當然就會被侵蝕掉,這稱為Subcritical climbing;若爬升角度比背流面傾角還要大,那麼整個交錯層理的形貌都可以被保留下來,這稱為Supercritical climbing:若兩者相當,那麼就稱為Critical climbing。連結裡面的影片是動畫,對於其形成過程與型態的理解會有幫助。 圖七、Supercritical climbing。波痕爬升的角度比背流面角度大,因此整個波痕(或交錯層理)都被完整保留下來,沒有被侵蝕。(石底層,龜吼) 圖八、Subcritical climbing。波痕爬升的角度比背流面角度小,因此背流面被上覆的爬升波痕侵蝕,無法得知背流面的傾角大小。(石底層,龜吼) 圖九、恆春樂水層中的濁流岩,可以看到清楚的爬升波痕。圖中下方的爬升波痕應該算是Critical climbing,爬升角度很接近背流面傾角。(樂水層,佳樂水) 潮汐三兄弟 地質學家在野外發現了一種特別的構造,它們都是由砂和泥所交錯構成,即使兩者所佔的比例變化很大。另外,砂通常呈現清楚的波痕。 這種構造依據砂和泥的相對所佔比例,也可以分成三種。主要由砂所組成者,稱為壓扁層理(Flaser bedding);砂和泥差不多一樣多的,稱為波狀層理(Wavy bedding);以泥為主的,稱為透鏡層理(Lenticular bedding)。 一般認為,這種砂泥相間又有波痕的構造,是和潮汐的環境有關。漲潮與退潮的水流能量不一樣,能量高者可以搬運砂,能量低者只能搬運泥,在潮汐的一漲一退中,便產生了這種構造。因此,它們可以指示潮間帶的環境。 圖十、圖中可以看到深淺交錯的層理,深色者為泥,淺色者為砂(或粉砂),這即為波狀層理。(潮州層,太麻里) 圖十一、壓扁層理。圖中凹向下的棕色薄片為泥,其它為砂,可以看出砂佔了大多數。泥之所以會往下凹,是因為泥的量太少,只出現在波痕的波谷中。(南莊層,南雅) 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下一篇將要討論與波痕習習相關、且也是十分常見的沉積構造——交錯層。 參考資料: Boggs, S. Jr., 2014, Principles of sedime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Pearson new international edition PDF eBook, 560p. Collinson, J. and Mountney, N., 2019, Sedimentary structures, Dunedin academic press, London, 340p. 繼續閱讀 沉積構造系列04——交錯層理 沉積構造系列05——底痕 沉積構造系列06——變形構造 沉積構造系列07——生痕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