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發在哪裡,就發學科競賽板好了
第一次發文若錯字太多、排版很難看請見諒QWQ
自我介紹
在下是現任高二生,來自彰化幾年前某上過銀幕的某私立高中。
四月底時有幸參加2022的IESO然後被電爆
我不是什麼電神,不過為了增加這篇文章的可信度我還是來自我介紹好了(๑˃́ꇴ˂̀๑)
我高一的時候超嫩,地科競賽得獎歷程幾乎是零。高二之後人品爆發,開始比賽並認識各地大神。
競賽
(高一)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閱讀心得比賽 1100310梯次 甲等 太陽科學1500萬度的探索之旅
濤聲激浪-高中生海洋論壇 海洋探究獎
(高二)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競賽(彰雲嘉地區) 地球科學科 第六名
2022地球科學奧林匹亞選訓營結訓(但我沒有前半QWQ)
2021年第二屆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 地科組 通過檢定資格
校內地科推廣
地科讀書會
地科培訓
主要還是以這兩個為主,我們學校沒有玩地科的風氣,所以也沒有創立天文社、地科社或相關社團。(以下開放留言取暖)
但是校外有相關活動老師還是會通知我們啦~
上文提到我是來自私立高中,我們學校就真的是地科沙漠,一個年級的學生大概450左右(高中部)對地科有興趣的通常不會超過10個,我們靠學長姊經驗傳承居多,但學長姐們都超電的,就我最弱嗚嗚嗚...這篇文章的主題可能會比較偏我從高中加入地科培訓之後,兩年來蒐集的地科資源,希望能幫助到學弟妹~~
適合參加的競賽
這邊列出幾點比較熱門或我參加過的競賽,如果有缺漏歡迎電神補充!!
1.地球科學奧林匹亞
2.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小論文寫作比賽
3.全國高級中等學校閱讀心得比賽
4.全國科展
5.高級中學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
(6.高中/國際地理奧林匹亞)
註6.也有自然組的學生會去參加
7.濤聲激浪-高中生海洋論壇
註7.這個我到高二就沒有關注他還有沒有繼續辦了
8.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地科組)
註8.簡單來說就是被一些跟地科相關的單字
我只有參加過1.3.5.7哈哈。接下來開始介紹我的參加心得:
1. 地球科學奧林匹亞
這應該是裡面最有名的競賽了,雖然我只有進選訓就沒有然後了。
地科奧全國大概500600人報名;選訓會取3050人,有性別名額保障。
今年男女比為3:1,我不清楚往年是不是也這樣。女宿不用搶廁所好耶!
時程(以2022年為例)
- 報名(1/4~1/14)
一個學校會依主辦方的規定而限制可以報名的人數,每個學校校內初選的規則不同,但相同的是學校會在1月的時候將要參加全國初選的名單交出去,提醒想參加的學弟妹要留意報名時間,才不會到時候連報名都沒報到。
- 全國初選考試(3/5)
這兩年都是這段時間,三月的第一個週六。考試會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選擇題50題,裡面包含1、2題簡答,通常會進選訓的大家在這部分的分數都差不多。
第二階段:
申論題型。大概10張A4單面,幾乎一面一大題,今年也有題是寫滿整張A4紙的長度,然後下面一頁叫你回答問題。關於回答的方向,我自己是盡量把我對於這個題目所想到的想法寫上去,我覺得寫越多越好,盡量向教授傳達你的思路;如果時間不夠的話也可以利用條列式的,重點是邏輯清晰,冗言贅字大可不必。
- 選拔營(4/21~5/1)
11天都在上課,聽說這幾年會改到林口校區舉行ww今年的課表為早上九點上到晚上九點,但吃飯的休息時間給的很長,快2個小時。在期中跟期末的時候會有兩天考試,考的內容幾乎都是老師上課講的,當然也會有課外的。甚至請到印度籍老師來上課,然後考試要用英文回答。野外考察一天,時間為期中測驗隔天,今年去南寮漁港,考察回來會有報告要交(書面跟簡報),書面報告攸關你的成績,簡報在離開前會回公館校區報告,英文內容+英文報告+回答問題,但回答問題可以用中文。
閒聊:(懂得都懂)
秦一男在林口校區失去冷氣控制的能力了,但是上課依然會關燈,如果不幸課是排在晚上就要記得帶平板或電腦,拿手機做筆記也是好選擇。
林口沒有蕭家,但請小心學餐不要踩雷(大推其中的早餐部)
林口宿舍的床就是普通國立大學宿舍的那種木板床,剛睡可能會覺得很硬睡不著,但到了第十天你就習慣了:)(否啦有辦法的話還是克服比較好)
剩下的還有決選營一、二階段、國際賽等等的……時程在地科奧的官網都有,但仍有些微調,為了避免錯誤,就不放上來了><
#####5.高級中學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地區賽)
我的成績不夠電進入全國,故只能寫地區賽的心得(我道歉)
-
報名
一樣得先經過校內初選,我們學校的學科能力競賽競爭較奧林匹亞激烈。學科只能派2個,奧匹可以派5個,當然名額還是要以各學校狀況來看。
-
時程
學科地區賽舉行在11月中旬;嘉義區分六個科目分三天考,地科剛好排在第一天,雖然其他區的順序可能會不一樣就是了。
我記得學科那天好像7:307:50要完成報到;8:008:30說明競賽須知;8:3011:30參加筆試(全部選手);13:3015:30參加口試
-
報到
報到的時候主辦會叫你抽號碼條,抽了號碼條之後你今天就沒有名字了,那個號碼就是你的代號,考卷上好像只會叫你填代碼(至少口試是這樣)
-
關於筆試
筆試是所有選手都要參加的。首先,主辦會將選手依號碼的大小分成兩組,第一組先考地質海洋,第二組則先考天文大氣。兩組雖然是在同一個教室考試,但是第一組會提早個幾分鐘(10分鐘嗎?)進去,接著才換第二組考試;當然,畢竟考的是同一份考卷,為了避免討論或交換答案等現象發生,兩組的休息時間會錯開,等到兩份考卷都考完時兩組同學才有機會再交談,接著就是午餐並等口試名單出來了~~
-
關於口試
地科的口試很特別,他會先從筆試裡面挑出一些選手晉級下午的口試,大約1020人(有點不記得確切人數了)。工作人員會將那些人分在不同的教室,每間教室都有45位教授,他們是口試的評審,只要跟他們跑台完你今天的任務就結束了。其實我覺得口試相較於筆試算簡單,你只要把他當成跟教授聊天就好。教授們分別來自不同領域,問的也是他們相關領域的題目,但是如果你能在不偏題的狀況下把你的回答扯到你有把握的部分會很棒!你不會因為回答錯或太緊張而失分。另外,時事題也會出現,當時就考了「淨零排放」相關的問題。在補充一點,教授們也會從早上的筆試延伸出題,例如:給你一張圖然後跟他說為什麼你會這樣回答之類的。
學科最棒的地方就是他的成績當天就出來了,讓你深夜不再輾轉反側睡不著XD
**小提醒!!**做個有禮貌的小孩,「可能」能讓你在比賽中加印象分!
#####3.全國高級中等學校閱讀心得比賽
雖然可以寫科普相關書籍的心得,但其實有點難發揮;如果真的一定要拿獎我會推薦你寫比較文學性的書,但是寫科普書的好處就是未來申請大學時你可以跟教授證明你接觸自然科普不只有從課本上,也有來自課餘時間的吸收。
另外性質接近的比賽也有:台積電的青年尬科學
當然能參加的比賽不只這些,仿間也有很多企業或機關舉辦的比賽,只可惜量太多了無法一一舉出,加上我也沒參加過,跪求夯溫電們能幫我補充。
營隊
各個大學的營隊包羅萬象,包含地科四大領域都有相對應的營隊(雖然我是沒有聽過海洋營) 雖然不是每個人家境都負擔的起營隊,但我覺得介紹一下營隊在玩什麼好像也可以。
以下為我曾經聽過的營隊:
- 台灣大學 地質科學營
- 台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營隊
- 台灣大學 大氣營隊
- 台灣大學 高中職氣候變遷創意行動營
- 清華大學 星空之子天文營
- 中央大學 地科營隊
- 中央大學 戴運軌地球科學營
- 中央大學 高中生科學酬載研習營
- 臺灣師範大學 地科營隊
- 北市天文館 111年高中職線上天文營
- 科博館 墾丁天文營
- 全國高中數理科學競賽培訓營
等等……高中生們可以依自己的時間喜好來選擇參加哪個營隊
雖然近幾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營隊都改成線上或直接取消,有點可惜。
其中,我參加過:
-
台大大氣營(線上)
大氣營顧名思義就是在講大氣相關知識。線上是真的只有學篇學術部分的內容,有一半內容是大氣系裡面的教授上課,一半是系上學長姊上課。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寫大氣的程式那門課了。其實早有耳聞大氣系需要寫程式,但是我真的對寫程式感到挫折;在那門課中,學長姐像我們介紹python並教我們python在氣圈的應用,就讓我覺得寫程式好像也滿好玩的,也讓我沒那麼討厭寫程式。最後一天營隊也有安排老師們在線上與學員們互動,教授們超可愛的!沒有想像中嚴肅。聊天內容就是高中對大氣系的問題什麼的,例如:升學啊、哪樣的學生比較適合讀大氣、未來的出路等等,我覺得對我來說獲益良多,至少參加過後我確認我未來是想走大氣的。
-
墾丁天文營
墾丁天文營應該是我看過最佛的營隊了。營隊沒有團康,學員們到齊之後會先參觀周圍設施,包括天文台。接著去吃晚餐,晚上才開始上課。營隊裡沒有隊輔,沒有團康,我跟朋友們甚至在不知道對方的名字的狀況下就打成一片了XD營隊的課程包括:儀器操作、修圖教學、認識CCD跟光學知識,還有教你如何善用網站制定你的觀星計畫……其中一天的白天甚至開放我們到海生館後台參觀,有專家替我們介紹、導覽。在營期結束後會叫你去科博館報告,除了你在天文台拍照的結果,也會有另外的主題給你研究,報告完的人才能拿結業證書,這是我認為墾丁天文營與其他營隊不同的地方。
小提醒,墾丁天文營每梯最多收7個人,要搶要手速快一點喔~
#書籍
#####高中課內
1.全華 基礎地球科學上下(舊課綱)
2.翰林 魔力學測講義 地球科學(舊課綱)
3.晟景 123日的淬鍊 地球科學學測複習講義(新課綱)
4.龍騰 超素養 地球科學學測閱讀與探究(素養題)
準備學測用的;我覺得學弟妹如果對地科的知識是零,但是將來也想參加競賽,就很適合從舊課綱的課本開始看起。新課綱砍了很多部分,但是看國編版又覺得太難,這時候讀舊課綱課本就是很好的選擇~~
#####課外
1.國編版課本
(沒有圖片QQ)
這應該很多人都有讀過吧,如果沒有地科背景就直接讀真的超難,裡面很多內容現在都搬到大學才教,甚至不教的。
適合對象:已經將高中學測範圍讀得滾瓜爛熟的人
取得方式:詢問學校老師
2.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15 Million Degrees: A 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Sun2.太陽科學:一千五百萬度的探索之旅15 Million Degrees: A 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Sun
作者:葛琳
適合的人:剛進入地科坑但不想一直讀課內知識的人
如何取得:網路書局還可以找到
心得: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入地科坑前期就讀的書,是我非常尊敬的學姊送我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其實不會到很難懂,講解也很詳細,就像是科學家愛跟你講故事一樣。
3.愛上雲的技術
作者:荒木健太郎
適合的人:對大氣、雲有興趣,有一點相關背景為佳
如何取得:網路書局還可以找到
心得:
這本也是我的愛書之一,裡面專講雲的知識,雖然競賽好像不太考這個,但是它裡面雲的圖片每張都很美,而且還是彩色印刷,心得不好時就拿出來欣賞也是很棒的。
另外,作者也有另一本書:超厲害的天氣圖鑑;如果覺得愛上雲的技術內容太深,也可以從這本開始。天氣圖鑑的內容為愛上雲的技術的入門濃縮版(你可以當成他們當成是舊課綱課本跟新課綱課本的關係)
4.手繪圖解‧天氣動態全知道 生活萬用氣象學:大氣科學博士為你解析75個必懂氣象關鍵詞,從全球氣候到臺灣特有氣象,一次搞懂風、雨、雷、電、霧、霾、颮等大氣現象!
作者:楊憶婷
適合的人:高中地科學完並對天氣現象有興趣的人
如何取得: 網路書局還可以找到
心得:
我覺得它裡面介紹的東西有一部份跟課本裡看到的是相關的,例如:聖嬰現象。仍有加深介紹的部分,每個天氣現象也都有搭配圖片說明,無論是真實的雲圖還是作者的插圖,都讓整個現象變得很好理解。
5.觀念地球科學系列(共四本)
作者:呂特根,塔布克,塔沙
適合的人:想參加地科競賽的同學
如何取得:網路書局還可以找到
心得:
我覺得這系列的書介紹的內容不輸國編版課本,講的很詳細而且有插圖輔助,每個章節結束後也有習題複習剛讀完的內容,雖然沒有解答就是了,但不會太難。也會幫你觀念統整。
6.觀念天文學(共兩本)
作者:泰森,史特勞斯,戈特
適合的人:想參加地科競賽的同學
如何取得:網路書局還可以找到
心得:
上冊比較偏名詞的介紹;下冊內容偏天文物理、宇宙學。對我來說,我比較喜歡上冊,因為我是物理白癡,看下冊有點吃力,但是熱愛天物的朋友一定會很過癮,我只能這樣說。上冊也有一些內容是我準備學科能力競賽時有接觸過的,所以我覺得你要拿它來補充天文的知識也不錯。
7.大氣科學
作者:戚啟勳
適合的人:拚選訓或學科能競等很困難的競賽的人
如何取得:網路書局還可以找到
心得:
這本年代超久遠,幾乎是我們老師學生時期的教科書,沒想到博X來居然還有在賣?!內容超深,已經是大學等級了我想,其中不乏一些方程式推導,我自己是都跳過啦XD我就爛。但深度很夠,為選訓準備之四大奇書的一份子。
8.地質學(上、下)
(沒有圖片QQ)
作者:錢憲和
適合的人:拚選訓或學科能競等很困難的競賽的人
如何取得:地科教室、圖書館收藏
心得:
雖然我不知道她跟普通地質學的差別在哪,因為我沒讀過普地。這本是台大地質跟師大地科的用書,寫的很詳細,我那個時候因為快去選訓營了,懶得帶,就隨意挑了我覺得自己比較不足的地方看,深度一樣是大學等級,網看網上也有人推薦準備地質系的二階可以來看這本。如果找不到的話,也可以去買普通地質學,題外話:我當初就是因為找不到學校的普地課本才來翻他的。
開放式課程
現在能看影片的載具那麼發達、多元,上網觀看開放式課程已然成為許多電神的休閒娛樂,雖然不才僅看過台灣大學周仲島教授的大氣科學概論、中央大學葉永烜教授的行星科學導論,但是還是來分享些拙見好了。
-
台灣大學 大氣科學概論 周仲島教授
介紹:
本課程講授內容包括地球大氣的緣起、組成成份與結構,大氣的能源 - 太陽、氣溫、水氣、雲、降水以及大氣運動-風等。第二部分講授內容包括氣團、鋒面、中緯度風暴,雷雨與龍捲風,颱風等主要天氣現象的特性和天氣...
心得:
其實我覺得看這個對學測沒啥幫助,但對進選訓幫助可大了。選訓的課程有一部份跟大氣科學概論是相關的,至少讓我進去選訓不是一無所知。另外也能了解大學的上課方式。如果沒辦法參加營隊的人來看開放式課程好像也不錯。
-
中央大學 行星科學導論 葉永烜教授
課程大綱:
緒論、地球-月球系統、水星、金星、火星及其衛星、木星及其衛星和環系、土星及其衛星和環系、天王星及其衛星和環系、海王星及其衛星和環系、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比較行星學與行星演化、系外行星
心得:
我覺得他比大氣科學概論難一點,用到的方程式跟英文名詞更多了,聽起來也有點吃力。
-
小提示:點標題可以傳送到網站喔~
其他網站
1.夯溫電地科論壇(你都出現在這裡了怎麼會不知道他呢XD)
######13.NASA
######14.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Homepage
#Bonus篇:喜歡的地科帳號
最後就來分享幾個我平常有在追蹤的ig帳號吧o(〃'▽'〃)o
第一位是@astron_phys_math
常常會有跟物理、地科相關的文章出現,解說不但詳細易懂,排版也很好看~~
而且手繪也超好看的!!
######第二位是@wonderful_cosmological
當初是因為他介紹太陽跟行星而發現這個帳號,跟小編聊了一下才發現他原來也是個天文愛好者,不過我喜歡太陽系天文,他喜歡天文物理,雖然喜好不同,但是跟他聊天真的學到很多!是個很好聊的人~
第三位是@weather.benny
班班常常會再限動或貼文發些跟最近天氣相關的資訊,有時候也會有科普的部分;雖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當時甚至也有搭上華燈風呢~~
######第四位是@easy_earth_science
EASY天文地科小站是我第一個追蹤的地科帳號,不只是IG他們也有自己的網站!(詳見其他網站第四點)EASY天文地科小站其實行之有年,只是我太晚入地科坑,相見恨晚啊!!我最喜歡他們的【週二礦石博物館】害我也好想買礦物QWQ還有兩個月一次的線上講座,每次聽都聽的好過癮,學到很多呢!
######第五位是@astronomyfan.tw
我記得小白才剛發幾帖文時我就開始追蹤了,那個時候甚至還在介紹星雲的種類呢XD小白很常跟粉絲互動,會不定期出現隨堂考等等的,現在也介紹很多很酷的星雲,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壓軸則是我有加入的聯盟@sal.1st
SAL會不定期的提供線上講座或是天文相關的時事,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台灣天文界最新興也最年輕的聯盟,大家在追蹤SAL後也不要忘記點擊linktree去加入Line的社群喔XD
最後感謝看到這邊的你,記得幫我按讚、留言跟分享,也歡迎私訊我和地科相關的活動喔~
若有版權的問題,也請聯絡我。
聯絡我
FB:陳欣鈺https://www.facebook.com/chenxinyu940228
IG: mercuryu_2.28https://www.instagram.com/mercuryu_2.28/
mail:kelly097964339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