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弟修了系上的一門課,內容十分有趣,是將修課同學分組並每組指派一條臺北市的道路進行「地質調查」。市區有什麼好地調的呢?事實上,各種神奇漂亮的石頭,就經常出現在你我身邊! 自從我接觸了地質學,並從書本上學到各式各樣的岩石與礦物後,走在路上便會不自覺的注意身邊的岩石,而且很驚人的,常常會有一些有趣的發現。這些酷石頭最常出現在地板上或牆上,也有可能是桌子或椅子本身,又或者是公園裡隨處擺放的石頭,諸如此類。 舉例來說,我曾經在花蓮七星潭的一間公廁牆壁上發現非常漂亮的干涉波痕,比多數野外露頭的波痕還要漂亮;花蓮另有一間民宿(我就不說是哪間了,不過主人一定很有錢),大廳的地板是用石灰岩構成,仔細看的話,會發現裡頭滿滿的都是化石;臺東水往上流的石碑上有非常典型的羽狀構造(一種節理面上的紋路);臺中烏日高鐵站的牆壁上可以看到不少大顆的石榴子石,以及許多漂亮的剪切構造(不過我每次去的時候都在趕車而且怕被保全趕走所以沒有好好看過);臺中七期的某個公園中,一塊看似不起眼的岩石上有非常漂亮的爬升波痕;臺大總圖前方的廣場地板上,也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波痕;其它還有很多的例子,路邊放置的石頭上就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不錯的構造或有趣的礦物。以上種種的例子,都告訴我們,其實很多新奇有趣的石頭,就暗藏在我們的身邊。想要親眼看到教科書上介紹的地質構造或岩石礦物,不見得要大老遠跑到野外去。 臺大總圖前方廣場地板的波痕 臺中高鐵站的牆壁,希望有天可以仔細研究 臺北和平東路旁的某個大樓柱子,由斜長岩構成,可以看到拉長石和少許的自然銅晶體(手指尖端的棕色物質) 和平東路與復興南路口的一塊片麻岩,礦物成份未知,但有發現一些石榴子石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我發現系上有這麼一門都市地調的課時,便馬上決定要修課。因為以上的例子大多是我走在路上無意間發現的,從來沒有好好的去觀察與思考,因此有老師願意指導,顯然是一件不錯的事。 在這門課中,我們必須找到一些特別的石頭,然後拍照並嘗試描述他們,寫出幾項該岩石的特別之處等等。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其中兩點:你如何命名該岩石?岩石的成因為何?這兩個問題看似基本,但是當我們看到一塊岩石,很多學過岩礦的人(包括我)會直覺性的說出它的名字,而若要給出理由,就不一定能說得好。另外,當我們單純用眼睛與手去辨認一塊石頭,其實不見得能給出正確的答案,重點在於推論的過程是否合理,是否有用我們已知的知識與觀察得到最合理與最可能的解釋。 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路邊柱子上的一塊石頭,可能多數的人(甚至不一定學過地質的人)都能說出那是花崗岩。但是,為什麼是花崗岩?這時候就必須仔細觀察,並問自己一些問題。首先,這塊岩石是三大岩類中的哪一類?若確定是火成岩,那是噴出岩還是深成岩?這塊岩石中的礦物有多大?用肉眼可以直接辨認一些基本性質嗎(例如顏色、光澤、解理等等)?礦物有哪些種類?有沒有辦法看出其生長的相互關係?有的話,這可以告訴我們什麼?確認了礦物的種類、大小與分佈後,根據學過的知識,這塊岩石屬於何者?很快的,我們就能從一連串嚴密的觀察與推論,得到一塊岩石的種類,甚至可能可以推測岩石形成時的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從大方向慢慢往細節思考,並檢視自己學過的各項知識是否用得到。 路邊的岩石,雖然不像野外露頭那樣具有地質意義,但就基礎教育與科普推廣而言,可能比野外更適合。對於岩石與礦物的入門者或大眾來說,抵達人行道上的柱面牆壁或是公園裡的岩石絕對比上山下海來得容易許多;另外,都市中的石頭很多是高等的石材,且經常有清楚乾淨的表面,對於初學者而言是個學習辨認岩礦的好機會;在臺灣,野外能看到的岩石種類畢竟有限,但是許多建築的外牆會使用國外進口的石材,這就提供很好的機會去看看各種不同的岩石與礦物;最後,就像前文提到的,很多路邊岩石上的地質構造的精彩程度都不輸野外露頭,種類也相當多樣,即使它們沒有區域地質上的意義,但對於地科教育、科普推廣或純欣賞而言,仍是相當好的素材。 總結來說,對於正在學習地質或地科的我們而言,路邊的岩石其實就提供了相當不錯的機會讓我們能夠就近觀察與思考。下次走在路上時,不妨多注意身邊的石頭吧,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