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天體,每週一帶你探索一個天體的故事★ 2021年9月27日 閱讀更多★每周一天體★系列 #玉衡 Alioth 類 型:雙星 位 置:大熊座(ε UMa) 視星等:1.77 視 差:39.51mas 光 譜:A1III-IVp kB9 今天介紹的恆星不像上週的R136a1感覺如此遙遠,即使在亮度或特色上沒那麼出眾,但您可能在小學階段就曾耳聞這個名字。國小自然課曾教過如何運用北斗七星尋找北極星,若您當時對北斗七星的名字就能琅琅上口,那麼今天的主角對您來說絕不陌生,他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五顆:玉衡! 玉衡,The Nine Planets 在介紹玉衡前當然要先提一下北斗七星,北斗七星被用來指引北極星就是因為它的形狀夠好辨識,而且亮度足夠。只用肉眼觀賞會發現第四顆星星(天權)比較暗,其他六顆都「滿亮的」,因為他們都是二等星,其中玉衡更是以視星等1.77等之姿成為大熊座最亮的恆星。可是,往上看玉衡的簡歷,他是大熊座 ε 欸! 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Noel Carboni 對於星星的亮度,常有人認為最亮的星星就該是 α 星,依次按照各星做星星亮度排列下去,這種以按照順序的希臘字母加上拉丁文所有格的星座名稱為恆星座命名的方式稱作拜耳命名法(Bayer designation)。 Johann Bayer本人來自德國,他是位律師,但興趣多樣的他也不排斥斜槓別的領域,他在1609年出版了《測天圖》(Uranometria Omnium Asterismorum),其實就是一份星圖。在這星圖當中所介紹的恆星命名法,即是今日的拜耳命名法。參酌這段歷史就可以想見,在當時還沒有可以準確測量恆星亮度的方式,因此可以想見Bayer應不會嘗試完全按照亮度編號,只是最亮的星星常常恰巧是 α 星,獵戶座、雙子座,還有今天的大熊座都是有名的例外。北斗七星的拜耳命名的好玩之處在於:第一到第七顆星,就是希臘字母前七個依序命名的! 北斗七星的拜耳命名,MIZAR THE STAR 玉衡大約重2.91個太陽質量,半徑為太陽的4.14倍,表面溫度9020K,光度大約是太陽的102倍,看起來是顆普通的A型恆星。不過看到他的光譜型態有特殊的地方:A1III-IVp kB9,其中p就是peculiar特殊的英文,意思是分析光譜得出了一些不太尋常的金屬豐度,以玉衡來說,p kB9代表著光譜中有B9型的鈣K線特徵,這可能與恆星磁場和本身物質的作用有關。 玉衡本身的亮度夠亮,因此也常是古人著墨的星體,不過因為北斗七星這個星群實在太出名又很容易辨識,因此以北斗七星或整個大熊座來「發揮創意」的比比皆是,甚至可以開另外一篇專門來講北斗七星了,不過回到最基本的,玉衡這名字怎麼來的?以玉製作的「衡」是什麼? 《尚書·舜典》就已經提到北斗七星,玉衡這名字也出現了: 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在這之後《史記·天官書》也引用了尚書對於北斗七星的描述: 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 從以下兩段注可以看出玉衡這名字的一些端倪: 孔傳注曰:「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孔穎達 疏引 蔡邕 曰:「玉衡長八尺,孔徑一寸,下端望之以視星辰。蓋懸璣以象天而衡望之。」 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衡是一種可以視星辰的窺管,大概可以想像成他是支玉做的望遠鏡,望向璇、璣等象徵天的星星,是一種王權的象徵,可見玉衡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 史記出版時代的北斗七星,Stellarium 由於玉衡實在有名,名字也好聽,搜尋玉衡或Alioth也許會得到一些天文知識以外,這個名字的其他應用。例如漫威《洛基》影集第五集中出現雲霧般的怪獸 ,他的名字就叫Alioth;還有,您可以在地上的玉衡里凝望天上的玉衡星! 紅線框出高雄市新興區玉衡里的範圍,是個漂亮的地名!Google map 閱讀上一篇:★每周一天體★ R136a1 閱讀下一篇:★每周一天體★ 五車五 閱讀全系列:★每周一天體★系列 參考資料: https://nineplanets.org/alioth-%CE%B5-ursae-majoris/ https://www.star-facts.com/alioth/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