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 標題: 聯合國氣候變遷最新報告,IPCC:36億人極易受氣候變遷衝擊 媒體來源: 遠見 記者署名: 文 / 傅莞淇;攝影 / 賴永祥 新聞內文摘要:(發佈時間:2022-03-01) 聯合國發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最新進度。除了檢視人類社會及生態環境在人為的氣候衝擊下的風險與脆弱性,也宣明發展「氣候韌性」的重要性。學者認為,如何做到精準評估,跨部門、跨領域地整合調適措施,會是應對未來複合性氣候災害的關鍵能力。 國際社會雖正在加速減碳腳步,但全球升溫可能仍將突破攝氏1.5度。 是時,造成的氣候災害之規模與強度,可能也將超越人類調適的能力。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月28日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氣候變遷影響、調適與脆弱性〉(AR6第二工作組報告)。決策者摘要指出,氣候變遷已經對自然環境及人類社會造成廣泛的負面影響。 報告研析,高溫已在陸地與海洋造成大規模生物死亡事件,數以百計的物種損失。全球大約一半的物種,已經朝向極地或更高海拔的地區移動。 人類社會方面,最不易適應的族群受到的衝擊最大,包括西非、中非、東非、南亞、中南美洲與小島嶼國家。報告估計,大約有33至36億人、將近一半地球人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環境中。 先能準確評估風險,才能準確進行調適 在先前2021年8月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科學物理基礎〉中,已經再度證實人類活動造成氣候變遷,且造成可辨識的影響。人類不僅需透過減碳等實際行動攔阻全球持續升溫,也需要提升對現在及未來的衝擊的「韌性」,亦即調適能力。 調適是IPCC此份最新報告的一大核心。這指的是能夠因應氣候災害,降低衝擊、迅速地復原的能力。 (中略一段) IPCC這次工作進度更新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的衝擊與風險愈來愈複雜。當多種氣候災害同時發生時,也可能在交互作用下導致新的風險,帶來複合性、系統性的災害。這也為調適行動帶來更大挑戰。 這表示,調適行動必須是跨部門、跨領域的協作行動。這或許也是此份報告對台灣未來國土規劃與第三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中最值得借鏡之處。 (中略一段) 石婉瑜指出,這次的報告重視尋求氣候韌性,顯示研究焦點已超越氣候變遷的物理性衝擊,更增添了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間相互複雜關係的紋理,並由此尋找解方。 在此觀點中,結合了社會、生態與物理系統的城市,不僅是風險熱點,也可以是解決方案的孕育之地。綠建築、節能運輸系統以及再生能源的應用,都有助於打造更公平、包容與正義的群居地。 這也指向了報告中提及的一項風險:避免「不當調適」(maladaptation)。不當的調適行為可能使得風險反而加劇,或是轉移到更弱勢的族群上。 例如,如何不透過迫遷、犧牲某些社群的權益,來提升其他地區的氣候韌性,應有助於讓調適行動更加正義。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認為,未來可以再加強政府與各界利害關係人的夥伴關係。政府不只是頒布政策、分配資源的推手,也應該鼓勵、納入公民社會參與,一同設計調適方案。 IPCC評估報告由聚焦科學基礎、影響及調適、減緩氣候變遷的三大工作組組成,匯集了全球當時期氣候變遷研究的成果。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三工作組的綜合報告,預計將在2022下半年完成。 心得備註: 不熟悉IPCC AR6的朋友,可能會想說去年不是報過一次了嗎。 如文末所提到的,完整的AR6有三個工作小組會出三份報告。 另外最後還有一個綜合報告,因此目前進度在四份報告中的第兩份! 每個工作小組除了報告重點不同,都會有各自約30~50頁的決策者摘要,供忙碌的政府官員快速掌握報告內容。 重點摘錄評析可參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的相關服務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abstract.aspx